世界上几乎每个人都呼吸着糟糕的空气。这是你可以做的来降低你的风险
河内,越南(美联社)——每个人都喜欢呼吸新鲜空气。不幸的是,我们的空气常常一点也不新鲜。
虽然各地每天的空气质量都有很大差异,但几乎整个世界——约占全球人口的99%——都暴露在不符合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严格标准的空气中。联合国卫生机构估计,污染的空气、充满有毒气体的气体或钻入人体的微小、看不见的颗粒,每年导致700万人过早死亡。
对于生活在世界上一些雾霾最严重的城市的数百万人来说——其中许多城市位于亚洲;达卡,孟加拉国;曼谷和印度尼西亚——糟糕的空气似乎是不可避免的。
但印度芝加哥能源政策研究所(Energy Policy Institute of Chicago)的塔努什里·甘古利(Tanushree Ganguly)说,人们可以做一些事情,首先要认识到,空气不仅仅是在看起来雾霾的时候才受到污染。
“蓝天并不能保证你有干净的空气,”她说。
最危险的空气污染物种类及其来源是什么?
空气污染物通常来自于人们燃烧的东西:用于电力和交通的燃料,如煤、天然气、柴油和汽油;或者。
细小的,可吸入的颗粒,被称为,是最危险的。其中最小的一种被称为pm2.5,因为它们的直径小于2.5微米,可以深入人体肺部,主要是由燃烧燃料产生的。更粗的颗粒,即PM 10,与农业、道路、采矿或风吹的侵蚀尘埃有关,
这篇文章是美联社Be Well报道的一部分,主要关注健康、健身、饮食和心理健康。
新德里科学与环境中心(Center for Science and Environment)的空气污染专家阿努米塔·罗伊乔杜里(Anumita Roychowdhury)说,其他危险污染物包括燃烧燃料产生的二氧化氮或二氧化硫等气体。
空气污染的来源和强度在不同的城市和季节有所不同。例如,旧摩托车和工业锅炉是印尼首都雅加达空气质量差的主要原因,而泰国和印度城市空气污染飙升的主要原因是农业废弃物的燃烧。烧煤的砖窑加重了孟加拉国首都达卡的污染。季节性森林火灾和。
空气污染会导致哪些健康问题?
空气污染是全球过早死亡的第二大风险因素,仅次于高血压
短期暴露在空气中会引发哮喘发作,并增加血压,尤其是对老年人或有疾病的人。长期接触会导致严重的心脏和肺部问题,包括心脏病、慢性阻塞性肺病和肺部感染,从而导致死亡。
发现东亚和太平洋国家有5亿多儿童呼吸不健康的空气,每天有100名5岁以下儿童的死亡与污染有关。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东亚地区主任June Kunugi说,污染的空气影响生长,伤害肺部,影响他们的认知能力。
她说:“每一次呼吸都很重要,但对太多的孩子来说,每一次呼吸都可能带来伤害。”
判断空气是否安全的最好方法是什么?
117个国家的6000多个城市现在监测空气质量,许多天气移动应用程序包括空气质量信息。但试图通过这些数字来衡量空气的糟糕程度可能会令人困惑。
为了帮助人们更容易地了解空气质量水平,许多国家都有AQI——一个数值刻度,数值越大意味着空气质量越差。它们也经常被分配不同的颜色来显示空气是否干净。
但是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空气质量标准。例如,印度的每日PM 2.5上限是泰国的1.5倍多,是泰国的4倍。
这意味着各国对空气质量指数的计算方式不同,数据也无法相互比较。这也是为什么有时私营公司使用更严格的标准得出的空气质量指数与国家监管机构计算的结果可能不同的原因。
保护自己免受空气污染的最好方法是什么?
当然,当空气质量不好时,我们的目标是呆在室内或戴上口罩。
然而,环境倡导组织世界资源研究所(World Resources Institute)的空气质量研究员丹尼·贾鲁姆(Danny Djarum)指出,待在室内并不总是可行的,尤其是那些必须在室外生活或工作的人。“他们真的负担不起不出门,”他说。
曼谷的一名办公室职员Pakaphol Asavakomolnant说,他每天都戴着口罩,避免骑摩托车上班。他说:“我早上上班时喉咙痛,而且我忘了戴口罩。”
人们还需要注意室内空气污染,这通常是由烹饪甚至烧香等常见的家庭活动引起的。
空气净化器的好处和局限性是什么?
空气净化器可以帮助减少室内空气污染,但它们也有局限性。它们的工作原理是将空气从房间中抽出,将其通过过滤器,过滤器可以捕获污染物,然后再将其循环回去。
但在狭小的空间和附近有人的时候,它们是最有效的。新加坡国立大学研究城市空气质量的Rajasekhar Balasubramanian说,空气净化器只能净化一定量的空气。“如果我们在一个大房间里装一个小小的空气净化器,效果是不会好的,”他说。
对许多发展中国家的人来说,空气净化器也太贵了。
“大多数受空气污染影响的人买不起空气净化器,”世界资源研究所的贾鲁姆说。
___
美联社记者Edna Tarigan(印度尼西亚雅加达)、Julhas Alam(孟加拉国达卡)和Jintamas Saksornchai(曼谷)对本文也有贡献。